1)第502章 双剑合璧,所向披靡!_重归新加坡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1997年下半年一片哀嚎的亚洲金融危机之中,李晓凡却干成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情是增资并且控股了Cyrix公司。

  Cyrix是一家单纯的Fabless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与倪院士主导的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一样,它没有自己的半导体工厂。

  它的CPU制造代工交由三家公司完成,分别为IBM、SGS汤姆逊(后来的意法半导体)和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

  这三家公司的制造工艺不同,而且这三家半导体巨头都优先生产自己的半导体产品,所以导致最终出货时频率和耗电也不尽相同,不仅弄得Cyrix公司协调起来很麻烦,而且影响出货CPU处理器产品的品质。

  随着制程的进步,Cyrix公司推出了M2-CPU处理器产品,以对标竞争对手的英特尔Intel公司的奔腾PentiumII。

  但由于前面因代工和耗电问题耽误了时间,投入市场较晚,此时Intel公司的P6和AMD的K6等CPU处理器在整数性能上已经追上Cyrix公司,Cyrix的CPU在浮点性能上本来就不敌前两者,此时Cyrix公司的M2产品已经失去了一线的竞争力。

  1997年开始,Cyrix公司公司创始人JerryRogers和TomBrightman竭尽全力与Compaq康柏和HP惠普等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希望将其CPU处理器产品集成到系统中以产生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成效甚微。

  同时,他们还起诉英特尔公司侵犯其在电源管理和注册重命名技术方面的专利,但此事很快就通过法庭的调解,最后以相互交叉许可协议得以解决,以便两家公司可以继续专注于生产更好的CPU。

  暗淡的市场前景以及诉讼官司给的Cyrix公司造成了资金的短缺,面对即将破产的前景,最终创始人JerryRogers和TomBrightman接受了李晓凡的建议,李晓凡控制的美国怡凡投资公司与新加坡怡凡控股公司对Cyrix公司以收购和增资方式,增加投资亿美元,获得了Cyrix公司45%的股权。

  加上之前怡凡二号风险投资基金持有的20%股份,增资之后,李晓凡方面持有Cyrix公司60%的股权,变成了绝对控股Cyrix公司的大股东。

  1997年10月底,李晓凡完成对Cyrix公司的收购与增资之后,另外一位重要的人物给李晓凡打电话传递来一个重要喜讯。

  “李董,我们老板今天签字批准我退休,我们终于可以实施我们的晶圆厂计划了!”

  打电话来的是TI德仪公司张博士。

  “太好了,张博士,您这个消息太及时了。如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