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3章 大患也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3章大患也

  动用近十万将士的军争,光是绸缪就需要不少时间。

  如各郡县的驻军调防、各部兵马的聚集、粮秣辎重的转运,还有鼓舞士卒们的勇气等等,非一日之功。

  亦然不可能瞒得过魏国。

  抑或者说,历经了第一次陇右大战的措手不及后,魏国就再也没有对大汉的动静掉以轻心。

  当丞相诸葛亮与郑璞定论了军计后,让各部兵马开始备战之时,镇守在关中长安的魏国大司马曹真,也开始了督厉各部备战。

  戎马数十年的他,也将目光投来了安定郡。

  军中细作以及驻守在凉州的杨阜、郭淮以及魏平等陆续传来的消息,都断定了汉军兵出之地乃是安定郡。

  逆蜀诸葛亮亲自领军去陇右了。

  且逆蜀排得上号的军中宿将,除了吴懿部归去汉中郡驻守外,皆转去阿阳城一带聚集。

  这也是一种必然。

  因为有连绵的秦岭山脉在,逆蜀无法直接进攻关中。

  就如昔日他领军走秦岭谷道直接攻汉中郡一样,粮秣辎重转运等后勤压力太大,无法持久作战。而且,不算宽敞的秦岭谷道,也无法让兵力悉数展开,不是利好于进攻方的战场。

  再者,他这两年依着秦岭山脉北麓修筑了不少戍围。

  逆蜀如果从汉中进军,就必须先将这些戍围一个个攻拔后,方可围困城池。

  所耗费时间,就足以让逆蜀苦于粮秣转运而退兵了。

  兵贵胜,不贵久。

  逆蜀有更好的选择下,绝不会未战便让自己陷入不利的条件中。

  而若是兵出安定郡,不管是伺机进军凉州,还是南下来右扶风,逆蜀都拥有了回旋的空间。

  对此,曹真勒令凉州各部继续坚守,不可擅动避免中了逆蜀的“调虎离山”之计外,还将大部分兵力都遣去了安定郡。

  自身也转来了陈仓城驻扎,以逸待劳等逆蜀丞相诸葛亮的动静。

  有了数年时间的整合,以及冀州黎庶大举迁徙来关中三辅,如今的他战时已然可征发近十万大军。

  事实上,若是逆蜀无有动静,他也有打算在今岁末抑或者是明岁初,便上表雒阳请命伐蜀。

  这里面不仅是兵甲充足,无需再被动守抵御的缘由。

  还有岁月不饶人。

  他年事已高,这两年小病频发。

  若不早些进攻,他担心自己的有生之年,没有机会将陇右夺回来便抱憾而终。

  至于为何要等到年岁才请命征伐,乃是不想让魏国陷入两线作战,甚至是三线作战!

  两线作战,自然便是逆吴与逆蜀有盟约,难保没有共盟出兵的意图。

  三线作战的缘由,乃是辽东公孙渊。

  去岁的时候,天子曹叡得知公孙渊叛魏与逆吴勾连后,便让大将军司马懿暗中调遣兵马往幽州右北平聚集。

  打算先发制人,将割据多年的辽东公孙家彻底拔除。

  顺势威慑魏国北疆的鲜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