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74章 长安城最大的笑话(第1更求订阅)_大唐发明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墨比谁都知道水泥的重要性。

  建房,修桥,铺路。

  最重要的是可以加强对草原的控制,李二虽然征服了草原,打败突厥,打败吐谷浑,消灭高昌,但一直未能够对草原实现有效的控制。

  草原民族每隔一段时间就复叛,牵扯了大唐太多的精力。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的故事听起来虽然带劲,但这对大唐来说却是不幸的。

  中原王朝把精力放在周围,以至于没有把目光放得更远的地方。

  这次秦墨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反复发生,他要一举荡平周围的敌人。

  打仗的事情,用不着他操心,大唐有的是名将,他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大唐控制“零八七”草原,为后世子孙消灭隐患。

  水泥只是其中一个手段,他还有另外一个大杀器,此物一出,草原民族将再无翻身的机会。

  从此只能老老实实的成为大唐的顺民。

  李二等人回去之后,秦墨的重心又重新回到了书院里。

  马周很蛋疼的告诉秦墨,招生工作开展得很不顺利。

  因为大唐的百姓对中科院还是心存误解的,工匠毕竟是贱籍,再怎么说,百姓也不愿意让子女来书院读书。

  于是现在的学生只有泥窑厂的二十个,加上贾家三十个,一共五十人。

  现在贾家和泥窑厂的匠人对秦墨无比信服,因为李二已经下旨将他们抬籍,秦墨说了,孩子读书出来不是工匠,于是相信了。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秦墨是中科院的院长兼授课老师,虽然之前表现出来了很神奇的地方,例如造出了马蹄铁和贞观犁,但是没有人认为他可以当老师。

  毕竟他还是一个孩子,同时匠人是贱籍,即使秦墨说破了嘴皮,中科院出来的学生不是工匠,但百姓仍不信。

  正是这种害死人的观念,让他一个学生都没有招到。

  老师没有就算了,反正他自己能够胜任,但是没有学生,科学的种子怎么生根发芽。

  要只是发明的话,太简单了,甚至他懒一点,直接从淘宝网购东西就可以了,但不是他想要的。

  他要的是形成完善的科学发展体系,即使没有他,这个民族一样可以吊打全世界。

  招不到学生,秦墨很蛋疼,心中发狠,心想要是再招不到学生,就干脆去伢市买些孩子来当学生。

  “把公告改一下,学费全免,包食宿,包书本纸张。”秦墨发狠了,“让人贴在醒目位置,还要找人去解说,毕竟老百姓大多不识字。”

  那些认识字的读书人估计是不会把孩子送进来了。于是秦墨只能把目标定在那些穷苦家庭的身上。

  告示贴出去之后,陆陆续续有人来报名了。

  在这个时代,有时候活着就是最大的追求,许多老百姓把孩子带来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什么东西,主要是为让他们有口饭吃。

  要是到贞观二年六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