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0章 寒冬(第1更求订阅)_大唐发明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出意外的,土豆的推广,秦墨还是当起了甩手掌柜,种植的方法并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庄上的农户都懂。

  而且第一年的种植面积也只能扩张到亩,所以还在他的封地上种,种地的还是那些庄户。

  唯一有变化的就是,李二派了一团人马来守住土豆种植的土地,还有番薯和玉米地,免得被破坏。

  当李二在朝廷上公布,秦墨发现了亩产五十石的粮食之时,整个朝堂都沸腾了。

  欢欣鼓舞者有之,心底气急败坏者有之,这些多是一些士族门阀,他们的利益受损,自然不希望李二好过,亩产五十石的粮食意味着大唐再无饥饿,李二的皇位从此稳如泰山了。

  进入十一月之后,天气渐冷,到十一月底的时候,秦墨已经裹上了厚厚的皮裘了。

  秦墨用网络是购买的温度计量了一下,夜晚的温度竟然已经降到零度以下了。

  但长安没有下雪。

  下雪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一是有冷空气,二是有水汽,现在冷空气有了,但是水汽却没有,否则关中也不会如此干旱了,于是长安的天气就出现了奇怪的一幕,明明是冷到极点,但偏偏一点雪都没有。

  李二忍不住叹气,秦墨已经告诉过他,如果冬季没有大雪,就无法降蝗虫卵给冻死,明年必有蝗灾。

  此前他还心存侥幸的,但是眼看时间进入十一月底,快要进入十二月了,别说大雪,就连一场小雪都没有,这几乎已经宣告了秦墨的预言将要实现。

  不过好在,从林邑用龙珠换来的粮食已经起运了,即使是发生蝗灾,也不会让百姓流离失所了。

  这也是李二的底气所在。

  然而治理江山可并不容易,粮食的问题解决了,马上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寒冷。

  极寒的天气已经冻死了不少百姓。

  大唐这个时代御寒之物还是太少,没有棉花,百姓如何御寒,皮裘百姓更加用不起。

  魏征收到这些消息之后,就马上在早朝的时候向李二上奏了。

  “陛下,如今天气寒冷,百姓无御寒之物,长安县已经冻死五人,万年县冻死四人,这样下去,怕是死的人会更多。”

  “诸位爱卿可有良策?”李二眉头也皱起来,别看魏征报上来的人数不多,但若不采取措施肯定会死更多人的。

  戴胄道,“如今唯有由朝廷出钱,向百姓分发御寒之物了。”

  老阴货出列道,“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之策,如今长安城柴火紧缺,百姓根本无法购置得起木炭,而且国库里也不宽裕,又能支持得了多久?”

  长安城一百多万人,别说没钱,即使是有钱,也买不到那么多木炭,何况木炭的价格昂贵,不是普通的百姓能够用得起的。

  老阴货这个理由一出,就连魏征也是无法反驳。

  大唐的国库里可没有多少钱。

  李二也是束手无策,只好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