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章 户籍制度改革(第3更求订阅)_大唐发明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墨没有把儒家一棍打死的意思,而且这个想法也不现实。

  儒家有其积极的一面,这些方面值得提倡,在秦墨的设想里应该是多头并进,在中科院里也是这么做的。

  儒家在中科院里的科目被命名为国学,学生们在学习儒学的同时,还学习其他科目,不会像外面单独学习儒学的读书人那么死板,出来的学生也不会对其他的学科仇视,视其他学科为异端。

  一旦这种教育模式推广到全大唐,儒学将会在不知不觉中演变为一个学科,其独尊的地位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削弱。

  只要一两代人,只怕是如同后世的教育一样了。

  科学的体系自然能够树立起来,秦墨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书院在大唐是一个新鲜事物,少之又少,有教学活动的更少。

  秦墨要争夺的就是教育权,在他的教育思想下建立的书院,从里面出来的学生,自然是他思想的延伸者。

  之前为李二提出的灭世家三策中就有办官学的政策,这个官学怎么办,他可以施加影响力,让李二采取他提出的模式。

  再加上科举,被吓坏的李二,肯定会采纳他的命题方式。

  士子们为了中举,必须得按照他的模式来读书,这样一来,到时候朝廷上的官员都是经过科学熏陶的读书人,也是可以达到了变革的目的了。

  物理化学到时候成为高大上的学科,即使工匠地位没有明显改善,一旦科学的理论体系树立起来,任何人再想逆转都不可能了。

  因为玩科学的都是高大上的行为。

  这些是秦墨的长远打算,暂且不提。

  自从那日李二等人看过了现代化武器的恐怖威力,关于给工匠抬籍,鼓励发明的之事已经在密集的沟通之中。

  这种有可能造成巨大震动的事情,自然不可能马上拿到朝廷上说的,这样会引起巨大分裂。

  孔颖达、言师古等人是真正的大儒,不像明清时期那些朱程理学的儒学一般容不下其他学说,更看不起其他的阶层。

  孔颖达抱着病躯找到秦墨询问,泰西诸国是否真的如此强大。

  看着老孔一副风烛残年的样子,虽然不忍心,但为了大计,只能肯定的告诉他泰西诸国确实是无比强大。

  于是孔颖达等人替李二当起了说客。

  然而仍有顽固派坚持认为既然兵器不利,命工匠去打造就是,想要提升他们的地位万万不可。

  工匠乃贱籍万万不能改变,哪怕孔颖达拿出圣人言论,工乃四民之一,不能轻视也无济于事。

  收到这些消息,李二急得嘴巴都冒泡了。

  于是命侍卫把秦墨这个始作俑者拿进丽正殿。

  李二斜躺在椅子上,精神有些不振。

  “朕按照你说的去提高工匠地位,然而众臣多是反对,如之奈何.?”

  “难道大臣反对,陛下就不去做了吗?”

  李二沉声道,“朕意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