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34章相看两不厌,唯有金银山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说他的能力不强,不符合出仕的标准,而是庞氏上下的人并不是都像是庞山民或是庞统那么的有智慧。

  宛城,就是在烈火烹油,看着很美,实际上危机四伏。

  可庞山民明白是这个危险的局面,庞氏其他的人不明白,甚至是明白了也装作不明白,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只想要眼前的好处,而将来的问题,则是留给庞山民。

  这在大汉的传统观念里面,也算是正常。领头的主家获取大部分的利益,然后旁支依附在其周围,作为主家的藩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至于宛城的未来,他们不管的,他们只想要升天。

  庞山民不是没给这些人职位,但是给了这些人之后,这些人就会将其作为默许的敛财的位置,然后大肆的收取钱财,而一旦收钱,当然就要给人方便了。

  关键是庞山民还不得不给。

  因为这就是大汉三四百年形成的惯例。

  沉重得压在每一个人身上,不是大决心大毅力大智慧者,根本连反抗的一根小指头都动不了。

  至于斐潜?

  斐潜是用千年的智慧沉淀在抗争,并不值得多么称道。因为他所用的那些是华夏千百年无数鲜血和生命趟出来的一条血路,若是没有华夏的这些充满了血性的人,不懈的努力和抗争,也就自然没有后世斐潜的一切。

  虽然斐潜做的事情在整个大汉范围之内让人惊叹且佩服,但是并不代表其个人就真的是属于大决心大毅力大智慧者,顶多只能算是一半,而且这一半还是归于斐潜在大汉展示出来的行动力,而不仅仅是他借来的那些智慧。

  毕竟斐潜是真的有在做,而在后世,也是有大量的人同样了解千年的知识沉淀,但是依旧会选择跪下去。对于这些人来说,跪下去舒坦,站直了累。

  庞山民也同样无法解决有人就是愿意下跪的问题。

  于是宛城的老鼠,便是怎么都抓不绝。

  黄忠也只能是保证他的直属亲兵护卫,还有一部分从长安派来的人员是没什么问题,至于宛城之中其他的人,不管是步卒还是小吏……

  用来守城,因为都在近处盯着,所以问题不大,若是远征,时间一长了之后,宛城必然生乱!

  『所以或是汉中,或是武关,亦或是……』庞山民沉声说道,『其实是为了宛城?』

  黄忠沉吟不语,捋着胡须。

  虽然说襄阳张贴出来的公告是表示曹军整备,是为了防备江东军的偷袭,但是大家都清楚,襄阳官府的公告么,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说公告全部都是假的,显然是不对的,但是如果说全部都是真的,那就真的是在侮辱智商了。

  作为军将,黄忠对于整体的大战略或许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对于地区局部的战术则是心如明镜。

  宛城,就像是骠骑留在关外的一把刀。

  刀口下就是荆襄,刀口

  请收藏:https://m.hbboo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